政策发布 | 《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》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战略部署,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,自治区科技厅依据《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创新条例》等相关规定,组织修订完善了《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》。原文如下: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战略部署,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,自治区科技厅依据《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创新条例》等相关规定,组织修订完善了《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》。原文如下:
最近和刚毕业的表弟聊天,他正纠结找工作去大城市还是回老家荆州。其实不止他,很多年轻人选城市时,都要掂量机会、发展、生活这些因素。人才对城市发展太关键了,就像机器得有好零件才能转得顺,城市也得有人才才能好好升级。荆州这阵子在人才工作上可没少下功夫,咱们来看看。
每年9月13日的世界急救日,都在提醒我们:急救不是医护人员的专属,而是每个人应有的生存能力。据统计,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数超54万,但急救技能普及率不足1%。当意外发生时,第一目击者的反应往往决定生死。今天,我们邀请应急总医院急诊科主任、主任医师缪国斌通过真实
食品领域2025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(第二批)交叉学科创新群体项目受理清单 序号 项目名称 依托单位 10 复杂食品物料3D打印适应度量化理论及其智能调控 河南科技大学 14 耦合多模态数据的花生叶斑病早期监测与时空演化机制研究 河南农业大学 食品领域2025年
9月9日,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发布通知,下达2025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计划(第一批次),其中,食品领域有51项。食品领域2025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表(第一批次)
近日,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乳腺科王守满教授团队与孙仑泉教授团队合作,在国际知名期刊《Cellular & Molecular Biology Letters》《细胞与分子生物学通讯》(IF=10.2;JCR1区;中科院1区,Top)上发表题为《NSUN2-tRNA
近日,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公示了2025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拟立项项目(第一批次),食品领域有43项。
2025年8月27日,20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公布。这是“杰青”、“优青”等传统称谓退出后的首个放榜季。根据自然科学基金委在今年年初的命名调整,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青年科学基金分别更名为青年科学基金A类、B类、C类。
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自然科学基金 astrophysics 2025-08-31 05:42 6
食品领域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验收意见清单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单位 项目负责人 专项名称 验收意见 1 ZDYF2022XDNY196 海南矮生香蕉种质收集、评价及矮化机理研究 海南大学 刘德兵 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(现代农业) 通过绩效验收评价 2
近日,重庆市科学技术局下达2025年度重庆市第十批科研项目计划,公布2025年度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立项清单,其中,食品领域有59项。食品领域2025年度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立项清单
序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主持人22贺兰山东麓葡萄园垦殖背景下的区域陆-气水文过程响应机制宁夏大学杜灵通23鲜味增强效应对葡萄酒涩味感知阈值影响的机制研究宁夏大学刘源24葡萄籽原花青素调控“肠-乳轴”及线粒体自噬抑制奶牛乳腺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宁夏大学王桂琴34奶牛血
本次竞赛,我校共10位教师获奖,一等奖3人,二等奖5人,三等奖2人,获奖级别高,获奖人数多。
应用数学团队现有师资13人,包括教授7人、副教授3人,中级职称3人,其中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2名,博士生导师1人,硕士生导师10人。本团队专注于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、光谱数据分析处理、科学计算、量子保密通信等前沿科技及交叉学科的研究。团队建立以来,已在
从今年的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“榜单”看,经费总投入高强度增长,更多青年科技人才“挑大梁、唱主角”,推动开展重大应用基础研究,联合资助范围持续扩大……呈现出显著增长态势,为推动我区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,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筑牢根基。
从今年的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“榜单”看,经费总投入高强度增长,更多青年科技人才“挑大梁、唱主角”,推动开展重大应用基础研究,联合资助范围持续扩大……呈现出显著增长态势,为推动我区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,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筑牢根基。
5月22日,一场特殊的线上学术会议在中英两国的屏幕上展开。会议由芙蓉实验室、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学院口腔材料学教研室主任陈晓婧教授牵头,两国学者围绕一项开创性的科研项目——骨缺损修复材料展开探讨。该项目今年获我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立项资助。
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(以下简称省自然科学基金)的使用与管理,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,提高省自然科学基金使用效能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》《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》,制定本办法。